飞盘运动因男女同场竞技的特点,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潮流运动。而如今,一项同样男女同场竞技,却有着别样魅力的和球运动首次登陆沪上。近日,上海体育大学校园内,一场由中国和球启梦队带来的表演赛热血上演,为大家揭开了和球运动神秘的面纱。
和球诞生于2008年,它传承了中国唐代隔网蹴鞠游戏,又融合了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规则,可谓是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体。和球比赛时,男女同场竞技、隔网对抗、手脚并用,在竞技性与趣味性上毫不逊色于飞盘运动。规则允许球员运用脚踢、头顶、腿颠、躯干挡等非上肢动作,每一次进攻每队最多有四次击球机会,但上肢击球最多只能两次,“四二次击球法则”让比赛充满了变数。
从场地到规则,和球都极具独特性。比赛场地由两个等腰梯形构成六边形金信达,中间立着带球网的立柱,球架上设有一个3米宽、1米高、下沿呈椭圆弧形的“风流眼”,距离地面仅0.9米,这成为比赛中极具挑战性的得分区域。和球的比赛用球是圆周67厘米的圆形皮球,握在手中大小适中,却能被球员用全身技法玩转。
和球的设计借鉴了排球、藤球、篮球、足球、手球、网球、冰球、羽毛球、跆拳道、武术、健美操等众多项目,其手抛球发球规则、双二次(共4次)击球过网的规则、小场地的规定以及器材的研制等,让和球学起来简单、开展起来容易、玩起来有趣。其连击规则、非上肢击球规则、触网规则、标志杆规则、障碍物规则以及四节积分赛制和二四决胜法则等设计,大大提高了和球比赛的连续性和观赏性。在得分规则上,和球采用每球得分制,普通进攻得1分,若女运动员最终将球直接击落在对方场地且无人触及,可直接得2分,凸显了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。
比赛时间实行计时盘局制,上下半场各分2节,每节净时9分钟,半场单独计分金信达,积分多者得1分。若半场结束前两分钟内双方分差少于2分,还会触发“二二决胜法则”,需率先拉开2分以上优势才能获胜;若全场 1比1战平,则通过“加赛抢三”决胜负,先得3分者以2比1锁定胜利,让比赛全程保持高强度的竞技张力。
和球融合了很多东方的古老文明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,体现了自然、和谐的文化价值观,和于身、和于人、和于自然,最终达到“和而乐”的目标。可以说,和球运动既能体现深厚古老的文化底蕴,又能满足现代时尚的文化需求。
在当天的表演赛上,这些独特规则化作了一幕幕精彩瞬间。中国和球启梦队的国家级教练与队员们内部对决,教练一记精准的脚发球穿过“风流眼”,引得现场欢呼;队员间默契配合,男队员跃起拦网,女队员则用脚背轻巧颠球,完成“二次非上肢击球”后巧妙得分。比赛间隙,观众垫球挑战、实时比分竞猜等互动环节轮番上演。赛后,中国和球启梦队 队员分享比赛心得,解答观众疑问,更邀请观众组队上场实战,许多观众直呼,“原来和球这么有意思!”
值得一提的是,现场不仅有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体育教练员、近20名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老师,还有2位欧洲国际友人——他们除了观众身份外,更是刚刚完成上海首批和球教练员培训的结业学员。
据主办方介绍,此次中国和球启梦队表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展示,更是和球运动科普推广的重要契机。后续还将通过社交平台的发布,联合体育社团、学校、社区扩大宣传,让更多人认识和球、爱上和球,推动这项兼具趣味性与包容性的运动走进更多人的生活。
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办金信达,上海创意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,上海体育大学协办。
金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