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竞配资 很多人认为中国实际消费并不低,美国市场大仅因价格贵。对吗?
内容提要:尚竞配资
有人称,中国人的消费量不低,中国市场规模小仅因价格低。但我们通过对比中美人均肉类、鞋服、汽车、住房及出境旅游数据发现,中国人均消费量远低于美国。提高收入与社保水平,是释放内需潜力、缩小消费差距、应对关税战的关键。
一、有人开辟了自嗨新领域。陈经说,与美国相比,中国人均消费量并不低。

我们的舆论场中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,那就是什么都喜欢和美国比,比什么还喜欢抛开实际数据和逻辑,用诡辩论来证明我们什么都比美国强。
比如,谈到经济规模,这些人会说美国的GDP统计数据弄虚作假不可信,我们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早就超过美国了。但他们都不思考为什么联合国一直按GDP规模大小收取会费,美国缴费最多。美国怎么这么傻,不建议改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收取呢?
比如,谈到对美贸易顺差,他们无视我们的出口退税、低工资和产业补贴对出口的巨大推动作用。自嗨至极地说,美国离不开中国的工业品,离开了中国工业品,美国人都没衣服穿、没玩具玩,没手机用。还说不怕特朗普245%的关税,加多少反正都是美国消费者付款,关税越高,美国通胀越高。他们不相信供应链可以转移,这些中低端的消费品很多国家都可以生产。
原本国内很多经济研究人员包括三郎,都在建议,应对美国的关税战,关键还是要改革国内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保制度,通过提高个人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来提高家庭购买能力,解决国内供给过剩、需求不足的矛盾。但此时有些经济学文盲跳出来,自嗨地说,中国实际消费水平不低,商品消费量已经高到没法增加了。只是中国消费品价格低,这个模式问题才导致消费总额低。其意思自然是反对提高个人收入,反对需求不足是国内经济结构的主要短板。

这个自称“风云学会陈经”的人发帖说:
“我们消费水平要看钱,少得可怜。2024年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。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1元,增长5.3%。这才1060美元,90天每天11美元。2024年美国居民消费有19万亿,人均每天150美元,是我们14倍“。
此人称:“因为东西便宜、供给充足,中国人消费的商品总量并不低。如世界90%榴莲、50%猪肉,蔬菜、水果、水产品,消费全球领先。手机、家电都不错,汽车差点,有车的家庭也过一半了。房子不差,水电网络都可以。现在说中国消费水平差,到底差在哪?”

此人还说:“图中居民消费这个构成,哪个都不太像能大幅增长。食品烟酒,已经不错了,不会暴增多少。居住也便宜,房价房租不断降….所以,在现在这个消费体系里,消费金额不可能有大幅增长。不到美国人十分之一的消费,但东西便宜,过上了不错的生活……按发达国家那样涨价扩大消费,不太可能。是经济模式问题,东西便宜就是会这样。如果搞大通胀,消费数值是可能上来。但又可惜了,便宜的生活不要,图啥?”
说实话,我是研究经济的,看到这段文字我就知道,99%的网民都缺乏经济学常识,看到陈经这段话,都会信以为真,以为中国人生活在低物价、但实物消费量已经能和美国比拟的高生活水平中。我们不要和美国比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GDP,我们要不断告诉自己,我们的消费量不亚于美国,甚至超过美国了。就让美国人对我们的高水平生活羡慕嫉妒恨吧!
但我想提醒一句:陈经这篇千字小作文,通篇提到了中美人均消费支出的巨大差异。他下结论说我们消费量并不比美国低,只是价格低才如此。但他列出来哪怕一个商品的消费量或者价格来证明他的结论吗?没有,因为他知道不能列出数据。列出真实的数据,与他的结论相反;列出假数据,又太容易穿帮。
二、知己知彼尚竞配资,才能知道我们的短板在哪!我们从五个方面来看看中美人均消费量的巨大差距。
陈经不愿意列出具体的数据,三郎为大家来做这件事吧!毕竟在特朗普计划颠覆全球贸易秩序的贸易战中,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,认识美国,知己知彼,才知道我们的短板在哪,我们的经济政策的重点应该对准哪个方面。
从消费品到实物,消费品类太多。三郎为大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、权重较大的五个类别来比较比较吧!
第一、人均肉类消费量,美国为中国的2.61倍,中国扩大老百姓食品需求的空间还很大。

根据statista的数据,2024年,美国人均消费各种肉类228.9磅,约合104公斤。其中鸡肉41公斤,牛肉37公斤,猪肉19公斤。
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,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肉类39.8公斤,为美国的38.3%。其中猪肉30.5公斤,牛肉3.1公斤,羊肉1.7公斤。
第二、人均鞋服消费数量,美国为中国的3.5倍。中国扩大服装鞋帽需求的空间更大。

根据美联储的数据,2023年美国人平均每年购买7.2双鞋,每年在鞋类上花费 240 美元,单价33.3美元;买衣服75件,花费1283美元,单价17.1美元。美国人每件衣服平均穿7次即扔掉。2023年美国的服装与鞋类市场规模为5178亿美元,人均花费了1523美元。

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2023年中国全年实现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零售额1.4万亿元,人均消费1000元,折合142美元,为美国的9.3%。
根据骑牛研究所从专业研究机构整理的数据,2023年中国人均鞋履购买量2.87双,只有美国人均购买量7.2双的40%,日本5.55双的52%,存在有较大差距。
2023年,中国生产了700亿件服装,其中出口510亿件,国内销售290亿件,人均购买20.6件,为美国人均消费的27%。
美国人均年消费鞋服82.2件,是中国人均23.5件的3.5倍。
第三、美国人均汽车销售量是中国的2.1倍,百人拥有存量汽车是中国的3.2倍,中国扩大汽车消费的空间也很大。

2023 年,美国汽车销量达到 1550 万辆,美国每百人购买4.56辆。汽车销售额为7667.5亿美元,人均汽车消费2255美元;汽车均价为49468美元。
2023年,中国销售汽车3009万辆,每百人购买2.13辆,人均汽车购买量为美国的47%。汽车销售额4.86万亿元,折合6901亿美元,人均汽车消费489美元,为美国的22%。汽车均价22935美元,不到美国的一半。
中国汽车均价低,并非同类汽车价格低,主要是中国单价1万美元左右的低档车占比大,比如5万人民币左右的柳州五菱、比亚迪的F0等。而美国汽车销售主流是中高端车型。同类车型其价格并不比我们高。比如特斯拉Model 3 长续航后驱车型,在美国市场售价为 42490 美元,中国为33.59万元,46189美元;本田雅阁2.0的售价,美国为28390-38985美元,折合人民币为19.26-26.45万元,中国为17.98万-25.88万元。
根据数据显示,2022年末,美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.83亿辆,其中汽车保有量为2.74亿辆。每百人81辆汽车;中国公安部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.53亿辆,其中汽车3.53亿辆。每百人25辆汽车,为美国的30.8%。
第四、美国人均住房面积是中国的2倍,中国扩大住房消费的空间也不小。

2023年,美国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67平方米,这是套内面积。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为40.8平米,这是建筑面积。如果按套内面积占建筑面积80%来换算,中国人均套内面积32.6平米,为美国的48.7%。
当然,美国人均住房面积大,主要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住别墅,我们大多数人住楼房。
第五、美国出境旅游的人均次数是中国含港澳地区的4.67倍,中国服务消费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。

根据世界贸易局的数据,2023 年,美国公民出国旅行 9850 万次,占总人口的29%;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,中国公民出国旅行 8700万次(含港澳),占总人口的6.2%。美国人出境旅游的人均次数是中国含港澳的4.67倍。

2023 年美国居民在国外的支出(旅游进口)总计 2154 亿美元,人均634美元;中国人2023年海外旅行消费(含港澳)达到1965亿美元,不含港澳大约1100亿美元左右,人均78美元。美国人国外消费是中国人不含港澳人均消费的8.13倍。
三、总结: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就是人均收入太低,购买能力不足,导致消费低迷。

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消费者在肉类、鞋服、汽车、住房、旅游这五个在消费支出权重较大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量的比较,我们不难发现,中国人均消费数量方面,与美国对比,差距还非常之大:肉类人均消费量比美国低61.7%,鞋服比美国低71.4%,汽车比美国低53%,住房比美国低51.3%,旅游比美国低78.6%。
如果我们的人均消费量能够在10年至20年达到美国的水平,我们的消费总量将增长2.1至4.6倍。大家想想,这样新增的需求,是我们出口的多少倍了?换句话说,我们完全有潜力通过提高个人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来推动国内消费,弥补出口可能的萎缩。
【作者:徐三郎】
金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